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指标研究

被引:117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雪松 [1 ]
陆旸 [2 ]
汪红驹 [3 ]
冯明 [3 ]
娄峰 [4 ]
张彬斌 [3 ]
李双双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未来15年; “十四五”时期; 潜在增长率; 新发展理念; 发展目标;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0042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5 ; 1204 ;
摘要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四新经济"蓬勃发展,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各方面风险管控有力。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基于人口结构的变化预测未来潜在增长率。不断降低的总和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都将对供给侧生产要素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最终会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本文在情景预测中考虑了产能利用率和不能增加有效生产能力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实际利用资本存量的影响。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不仅规模显著增加,而且结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更高水平开放为牵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十三五"末期的国内外环境,按照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目标要求,"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应该涵盖以下六个方面:创新驱动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市场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绿色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基于这些主要目标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预测,参考国家中长期相关专项规划,并要留有余地,本文对"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的选择及其目标设定给出了具体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性”优势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从“超大”到“超强”的转变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马建堂 ;
张军扩 .
管理世界, 2020, 36 (01) :1-7+44+229
[2]   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J].
郭迎锋 ;
张永军 .
全球化, 2019, (10) :60-76+134
[3]   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 ;
李伟 ;
隆国强 ;
张琦 ;
赵晋平 ;
王金照 ;
赵福军 .
管理世界, 2018, 34 (12) :1-12
[4]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兼顾跨国生产率收敛与中国劳动力特征的供给侧分析 [J].
白重恩 ;
张琼 .
经济学报, 2017, 4 (04) :1-27
[5]   鉴往知来:推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结构演变 [J].
张军 ;
徐力恒 ;
刘芳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52-74
[6]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 [J].
陆旸 ;
蔡昉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3-23
[7]   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兼谈奥肯定律在中国 [J].
卢锋 ;
刘晓光 ;
姜志霄 ;
张杰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2) :69-89+206
[8]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若干重大转变 [J].
郭克莎 ;
汪红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1) :5-15
[9]   中国中高速增长的区间、条件和政策选择 [J].
汪红驹 .
全球化, 2015, (06) :38-52+131
[10]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白重恩 ;
张琼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