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绿色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基于总体技术前沿和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被引:518
作者
邵帅 [1 ]
范美婷 [2 ]
杨莉莉 [3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绩效; 经济结构调整; 绿色技术进步; 低碳转型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03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1.3 [产业结构];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5 ; 1204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发展目标,低碳转型发展无疑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而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技术进步这对"双引擎"有效驱动碳排放绩效改善,已经成为实现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针对现有文献在碳排放绩效测算上存在的有偏测度问题,将总体技术前沿的概念与非角度、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相结合,提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新型效率测算模型,对1996~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更加准确的测度及分解;进而,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全面考察了反映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技术进步的多维因素对碳排放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碳排放绩效在"九五"期间处于较高水平,随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进入"十一五"时期后又开始回升;在各投入和产出要素中,碳减排效应和要素节约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改善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省份间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及经济关联效应的存在,碳排放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碳排放绩效的提高会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包括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本地及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总体上产生了"结构红利";城市化与本地和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绩效则分别呈"U型"和"倒U型"曲线关系;归咎于市场失灵和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缺陷,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并未对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以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效率表征的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技术红利"效应,促进了本地和空间关联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改善,但其间接效应的稳健性较弱。最后,本文指出我国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要素市场完善、绿色创新突破、城市化集约推进、区域间协调合作等经济结构、技术和政策领域做出协同努力,才可能有效推动低碳转型发展这一世纪工程的最终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9+4 +4-10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89 条
[1]   中国的城市化推进与雾霾治理 [J].
邵帅 ;
李欣 ;
曹建华 .
经济研究, 2019, 54 (02) :148-165
[2]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3]   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J].
杜克锐 ;
鄢哲明 ;
杨志明 .
环境经济研究, 2018, 3 (01) :113-138
[4]   僵尸企业的投资挤出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J].
谭语嫣 ;
谭之博 ;
黄益平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75-188
[5]   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吗? [J].
李小平 ;
杨翔 ;
王洋 .
环境经济研究, 2016, 1 (02) :8-24
[6]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J].
邵帅 ;
李欣 ;
曹建华 ;
杨莉莉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73-88
[7]   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J].
许和连 ;
王海成 .
世界经济, 2016, 39 (07) :73-96
[8]   市场型和命令型政策工具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专利数据的实证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6) :91-108
[9]   地区间环保投入与污染排放的内生策略互动 [J].
张可 ;
汪东芳 ;
周海燕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2) :68-82
[10]   出口贸易、工业碳排放效率动态演进与空间溢出 [J].
王惠 ;
卞艺杰 ;
王树乔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1)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