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被引:697
作者
邵帅 [1 ]
李欣 [1 ]
曹建华 [1 ]
杨莉莉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
[2]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雾霾污染; 治霾政策; 空间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夜间灯光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无论采用官方的人均GDP还是卫星监测的稳定灯光亮度指标,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大部分东部省份处于雾霾污染随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而加剧的阶段;二产畸高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人口的快速集聚及公路交通运输强度的提升共同促使雾霾污染加剧,而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减霾效果,因此,促增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促降因素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导致中国雾霾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雾霾污染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和时空双维度上分别表现出雪球效应、泄漏效应和警示效应,因而治霾政策必须坚持常抓不懈、联防联控和惩一儆百的实施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J].
徐康宁 ;
陈丰龙 ;
刘修岩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7-29+57
[2]   集聚与减排: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污染强度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冯皓 .
世界经济, 2014, 37 (07) :86-114
[3]   中国城市人口与雾霾:相互作用机制路径分析 [J].
童玉芬 ;
王莹莹 .
北京社会科学, 2014, (05) :4-10
[4]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 [J].
马丽梅 ;
张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4) :19-31
[5]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J].
邵帅 ;
杨莉莉 ;
黄涛 .
经济研究, 2013, 48 (02) :96-109
[6]   地方环境支出的实证研究 [J].
张征宇 ;
朱平芳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82-94
[7]  
The socioeconomic drivers of China’s primary PM<SUB>2.5</SUB> emissions[J] . Dabo Guan,Xin Su,Qiang Zhang,Glen P Peters,Zhu Liu,Yu Lei,Kebin He.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2014 (2)
[8]  
Dynamic spatial panels: models, methods, and inferences[J] . J. Paul Elhorst.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 2012 (1)
[9]  
Esti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energy-related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s in Shanghai (China), 1994–2009[J] . Shuai Shao,Lili Yang,Mingbo Yu,Mingliang Yu.Energy Policy . 2011 (10)
[10]   A Bright Idea for Measuring Economic Growth [J].
Henderson, Vernon ;
Storeygard, Adam ;
Weil, David 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1, 101 (03) :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