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何以共生:传播的结构性变革与滞后的伦理观

被引:55
作者
陈昌凤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人机传播; 人机交互; 智能伦理; 文化滞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智能机器正在被“社会化”建构,人机交互赋予了机器以人类角色;人被数据化、而机器被“人化”;“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思维正不断受到新技术的挑战,传播主体被重新界定,机器成了非人类的行动者。这些变革发生于传播的结构性层面,蕴含了深层的颠覆性伦理。人机交互正超出人是控制者的传播观,传统的价值观无法解释和应对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人类将人机交互中异质行动者的互动,仍视为或显或隐的权力争夺,过于关注权力的分配和占有,却忽略了全新的互动关系需要全新的伦理观。人机交互时代的“文化滞后”可能会成为智能技术发展的掣肘,并难以预见未来的危机,人类需要重构人机共生的信息传播伦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社交机器人能否操纵舆论——以Twitter平台的北京冬奥舆情为例 [J].
武沛颍 ;
陈昌凤 .
新闻与写作, 2022, (09) :79-88
[2]   数据主义之于新闻传播:影响、解构与利用 [J].
陈昌凤 .
新闻界, 2021, (11) :4-13+31
[3]   社交机器人的“计算宣传”特征和模式研究——以中国新冠疫苗的议题参与为例 [J].
陈昌凤 ;
袁雨晴 .
新闻与写作 , 2021, (11) :77-88
[4]   当“机器人”成为社会行动者:人机交互关系中的刻板印象 [J].
申琦 ;
王璐瑜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 28 (02) :37-52+127
[5]   议题凸显与关联构建:Twitter社交机器人对新冠疫情讨论的建构 [J].
师文 ;
陈昌凤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 (10) :50-57
[6]   社交机器人在新闻扩散中的角色和行为模式研究——基于《纽约时报》“修例”风波报道在Twitter上扩散的分析 [J].
师文 ;
陈昌凤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0, 27 (05) :5-20+126
[7]   分布与互动模式:社交机器人操纵Twitter上的中国议题研究 [J].
师文 ;
陈昌凤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05) :61-80
[8]   驯化、人机传播与算法善用:2019年智能媒体研究 [J].
师文 ;
陈昌凤 .
新闻界, 2020, (01) :19-24+45
[9]   5G时代:未来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模式重构 [J].
喻国明 ;
杨雅 .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0, 73 (01) :5-10
[10]   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 [J].
李三虎 .
探求, 2003, (01) :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