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其与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的关系

被引:33
作者
陈晨
程林
修春亮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交通网络中心性; 第三产业; 经济密度;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 沈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 [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719 [服务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Multiple Centrality Analysis,即MCA)可用于分析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其与城市经济活动的关系,其所包含的邻近度、介数中心性及直达性是测度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率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测度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交通网络中心性与第三产业经济密度进行空间插值,将两者转换为同一计算单位,测算两者相关系数,分析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的空间关系及其统计学特征;其中第三产业经济密度为面域数据,需在ArcGIS中建立渔网进行空间插值。研究结果如下:①交通网络中心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具有决定性影响,交通网络的多中心性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多中心性;②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受介数中心性影响最大,直达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影响也较大,而邻近度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分布影响较小。研究有助于整体把握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空间分布状态,为城市经济活动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12 / 16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蒋晓威 ;
曹卫东 ;
罗健 ;
朱胜清 ;
唐云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2) :1591-1599
[2]   中原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 [J].
孟德友 ;
沈惊宏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7-14
[3]   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基于“八五”以来淮安市的实证研究 [J].
刘传明 ;
张义贵 ;
刘杰 ;
董留群 .
经济地理, 2011, 31 (12) :2028-2033
[4]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刘传明 ;
曾菊新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209-2221
[5]  
交通网络的中心性分析[J]. 常树春,张启义,王文涛.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 (01)
[6]   新疆城镇发展与交通可达性相互影响 [J].
朱兵 ;
张小雷 ;
桂东伟 ;
雷军 ;
董雯 ;
王伯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39-1248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梁双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619-626
[8]   复杂网络节点中心性 [J].
荣莉莉 ;
郭天柱 ;
王建伟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8, (03) :227-230+236
[9]   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53-3360
[10]  
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 商务印书馆 , 王法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