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波动中的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契约

被引:6
作者
李宗彦 [1 ]
覃予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宏观经济波动;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前景理论;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12.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文章考察了2008年前后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为实现预期高管薪酬而实施的盈余管理策略变化情况。基于2003-2014年499家A股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明显抑制了高管薪酬增长。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减弱,真实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阻滞作用也减弱。其中,私营企业高管薪酬对两种盈余管理敏感性的减弱程度最大,地方国企次之,中央国企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即转变了盈余管理策略,而国有企业则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后才出现这一变化。文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景气降低了企业高管维持高薪的预期,从而刺激他们采取更具风险的盈余管理策略,这为企业中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吃一堑会长一智吗?——基于金融危机与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下企业绩效关联性的研究 [J].
连立帅 ;
陈超 ;
米春蕾 .
管理世界, 2016, (04) :111-126
[2]   高管薪酬激励、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偏好——基于对盈余管理方式的全景式考察 [J].
路军伟 ;
韩菲 ;
石昕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7 (11) :89-103
[3]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 [J].
李增福 ;
董志强 ;
连玉君 .
管理世界, 2011, (01) :121-134
[4]   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李延喜 ;
包世泽 ;
高锐 ;
孔宪京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6) :55-61
[5]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IFRS Periods: Evidence from China[J] . Li‐Chin Jennifer Ho,Qunfeng Liao,Martin Taylor.J Int Financ Manage Account . 2015 (3)
[6]   Restricting CEO pay [J].
Dittmann, Ingolf ;
Maug, Ernst ;
Zhang, Dan .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1, 17 (04) :1200-1220
[7]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role and composition of compensation peer groups[J] . Michael Faulkender,Jun Y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0 (2)
[8]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 [J].
Cohen, Daniel A. ;
Dey, Aiyesha ;
Lys, Thomas Z. .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 (03) :757-787
[9]  
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 Daniel Bergstresser,Thomas Philipp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