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结构红利假说”的非线性检验——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门限回归分析

被引:22
作者
曾起艳 [1 ]
曾寅初 [1 ]
王振华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结构红利假说; 产业结构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门限回归模型;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8.09.003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已有关于"结构红利假说"的文献大多基于线性模型,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阶段,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本文基于2002—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并结合城市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成本进一步分析非线性关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存在"结构红利";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先逐渐递增后逐步减弱;分样本看,副省级城市或直辖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最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途径,而技术进步途径贡献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2000-2013年中国城市群经济绩效动态实证分析——基于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J].
黄金川 ;
林浩曦 ;
陈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6) :685-696
[2]   江苏省经济增长中存在结构红利还是成本病?——基于2000-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立新 ;
孙立扬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 (06) :137-147
[3]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J].
余泳泽 ;
刘冉 ;
杨晓章 .
产经评论, 2016, 7 (04) :45-58
[4]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J].
于斌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2) :83-98
[5]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兼对“结构红利假说”的再检验 [J].
王鹏 ;
尤济红 .
经济学动态, 2015, (10) :70-80
[6]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我国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 [J].
罗丽英 ;
尹娟娟 .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 (09) :131-138
[7]   财税政策下的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效应研究 [J].
毛军 ;
刘建民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6) :21-30
[8]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5-19
[9]   县域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的测度及决定——基于中国1820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广胜 ;
王振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6) :102-112
[10]   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 [J].
张辉 ;
丁匡达 .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