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被引:453
作者
于斌斌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12.007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一个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空间溢出效应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整体层面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已由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产业结构"服务化"倾向的高级化调整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原因。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人口规模的约束:工业化阶段的地区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城市化阶段的地区经济增长则可以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中获得较为明显的"结构红利";中等规模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谨慎地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以避免破坏具有"结构性增速"特征的工业化结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仅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化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负向影响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5-18
[2]   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王宏淼 ;
陆明涛 ;
张磊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4-17+32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
[4]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5-19
[5]   大城市的生产率优势:集聚与选择 [J].
余壮雄 ;
杨扬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31-51
[6]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 [J].
于斌斌 ;
金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2) :31-44
[7]   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J].
侯新烁 ;
张宗益 ;
周靖祥 .
世界经济, 2013, 36 (05) :88-111
[8]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9]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一种解释 [J].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27-140
[10]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