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教育学的乌托邦想象

被引:4
作者
张家军 [1 ,2 ]
黄晓彬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教育想象力; 乌托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作为教育的原生内核,乌托邦想象并非是美好未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旨在激发人们知觉当下,并为美好未来的实现付诸行动,因此它不仅能够为教育实践赋生,同时也为教育学赋予了新的希望。批判教育学所蕴含的乌托邦想象力,构建了希望与解放的教育乌托邦,赋予教育美好未来的可能性;注重个体发展,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型未来公民;跨越边界寻求教育平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但与此同时,批判教育学的乌托邦想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什么"和"谁的"追问下非此即彼的知识选择、政治性与教育性拉锯下陷入两难的教师角色,以及晦涩难懂的语言和去效率化倾向交织下的实践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英美流派批判教育学的价值诉求和理论局限 [J].
卢朝佑 ;
扈中平 .
外国教育研究, 2014, 41 (10) :15-29
[3]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内涵及其困境——批判教育学教师理念的批判 [J].
孙圆 ;
曹永国 .
教师教育论坛, 2014, 27 (02) :46-49
[4]   精神洁癖与幻想乌托邦:课程知识选择的双重病症 [J].
朱文辉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 (05) :63-66+83
[5]   理解课程改革的知识政治学视点 [J].
蒋建华 .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31 (10) :12-17
[6]   试析阿普尔批判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局限 [J].
龚孟伟 ;
陈晓端 .
教育研究, 2008, (10) :96-100
[7]   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 [J].
郝德永 .
东北师大学报, 2001, (03) :104-108
[8]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 [J].
郑金洲 .
比较教育研究, 1997, (05) :16-19
[9]  
A paradoxical academic identity: fate, utopia and critical hope[J] . Paul Sutton.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