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定义及其测度

被引:95
作者
陆雪琴 [1 ]
章上峰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偏向型技术进步; CES生产函数; 替代弹性;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3.08.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技术进步偏向原始定义出发梳理各种概念之间的异同,在CES生产函数数理化设定下,清晰地展现增强型、偏向型技术进步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并详细考察了希克斯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哈罗德偏向型技术进步。基于中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要素替代弹性、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偏向型技术进步。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78,资本与劳动互补;劳动生产效率上升而资本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希克斯技术进步和哈罗德技术进步大体上都是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偏向和速度对于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 商务印书馆 , (英)海韦尔·G.琼斯(HywelG.Jones)著, 1999
[12]   Identifying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with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J].
Leon-Ledesma, Miguel A. ;
McAdam, Peter ;
Willman, Alpo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 (04) :1330-1357
[13]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7 (1)
[14]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
Kuznets, Sim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 (01) :1-28
[15]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16]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17]   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J].
曹吉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37-46
[1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