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与企业创新——基于企业税负的视角

被引:61
作者
张璇 [1 ]
张计宝 [2 ]
闫续文 [2 ]
李春涛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营改增”;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19.03.005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营改增"政策通过有效控制企业税负的增加以促进其创新活动。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专利申请数度量创新产出,将中国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试点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营改增"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平均的税负增幅,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税负增幅下降越多的企业,其创新产出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通过税负变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民营、中小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为凸显。因此,深化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新输入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兼议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 [J].
王桂军 ;
曹平 .
财经研究, 2018, 44 (03) :4-19
[2]   “营改增”激励了企业创新吗?——来自上海市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 [J].
栾强 ;
罗守贵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 39 (02) :87-95
[3]   营改增全面实施对企业盈利能力、投资与专业化分工的影响效应——基于湖南省上市公司PSM-DID模型的分析 [J].
刘建民 ;
唐红李 ;
吴金光 .
财政研究, 2017, (12) :75-88
[4]   信贷寻租、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J].
张璇 ;
刘贝贝 ;
汪婷 ;
李春涛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61-174
[5]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J].
范子英 ;
彭飞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82-95
[6]   “营改增”是否降低了流转税税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曹越 ;
李晶 .
财贸经济, 2016, (11) :62-76
[7]   “营改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J].
龚强 ;
王璐颖 ;
蔡东玲 .
浙江社会科学, 2016, (08) :41-47+59+157
[8]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陈钊 ;
王旸 .
管理世界, 2016, (03) :36-45+59
[9]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研发及劳动雇佣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J].
袁从帅 ;
刘晔 ;
王治华 ;
刘睿智 .
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4) :3-13
[10]   中国“营改增”改革的政策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J].
李成 ;
张玉霞 .
财政研究, 2015, (02)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