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激励了企业创新吗?——来自上海市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22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营改增; 双重差分模型; 减税; 企业创新;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8.02.008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3 ;
摘要
本文利用2009—2014年上海市科技企业统计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对"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以及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营改增"在短期内减税效果较小,而在长期则表现出显著且大幅度的减税效果;(2)"营改增"增强企业对未来现金流的乐观预期,进而提高企业在政策实施后短期内的研发(R&D)强度,这也导致企业在2014年的研发强度骤减;(3)与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受政策冲击的影响更大,并且自我调整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政府在颁布对企业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政策时,应该做好准备采取其他措施对可能的不良效果进行补救,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同时,企业应该谨慎地规划研发投资,因时制宜地开展研发创新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的研究 [J].
翟海燕 ;
董静 ;
汪江平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 (05) :34-43
[2]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研发及劳动雇佣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J].
袁从帅 ;
刘晔 ;
王治华 ;
刘睿智 .
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4) :3-13
[3]   中国“营改增”改革的政策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J].
李成 ;
张玉霞 .
财政研究, 2015, (02) :44-49
[4]   “营改增”能改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吗——基于沪深交易所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张本照 ;
逯婧 .
财会月刊 , 2015, (02) :27-31
[5]   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王文华 ;
张卓 ;
季小立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26 (04) :23-31
[6]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自主创新与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于谦 ;
蒋屏 .
税务研究, 2014, (05) :22-26
[7]   “营改增”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上海市的改革试点为例 [J].
吴金光 ;
欧阳玲 ;
段中元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02) :81-86
[8]   “营改增”对财政经济的动态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J].
田志伟 ;
胡怡建 .
财经研究, 2014, 40 (02) :4-18
[9]   增值税有效税率差异与效率损失——兼议对“营改增”的启示 [J].
陈晓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8) :67-84+205
[10]   “营改增”中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上升的成因分析 [J].
潘文轩 .
中国财政, 2013, (15)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