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体功能区空间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23
作者
李军 [1 ]
胡云锋 [2 ]
任旺兵 [1 ]
王倩倩 [1 ,3 ]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监测评价; 指标体系; 空间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国家主体功能区开展监测和评估是掌握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情况、动态监管主体功能区运行状态的基本途径。本研究首先提出了国家主体功能区空间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概念,继而分析了指标遴选原则,即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核心功能、具备较强空间展示能力、满足管理基本需要,以及指标的可操作性、综合性与独立性等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9个指标组和60个具体指标的体系框架。具体为:监测评价指标组包括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经济、人口社会、政策、交通和主体功能区运行等9个指标组;每个指标组内包含若干个可操作的具体指标。进而,还讨论了空间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与实用性、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指标数据的空间化处理与表达等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云南省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及反思 [J].
马仁锋 ;
王筱春 ;
张猛 ;
刘修通 ;
李文婧 ;
韩博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96-1308
[2]   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 [J].
张倩 ;
胡云锋 ;
刘纪远 ;
刘越 ;
任旺兵 ;
李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61-770
[3]   煤炭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金良 .
经济论坛, 2011, (03) :93-95
[4]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与工作框架 [J].
胡云锋 ;
曾澜 ;
李军 ;
刘纪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4) :6-9+60
[5]   基于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J].
牛叔文 ;
张馨 ;
董建梅 ;
刘建兰 ;
李永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732-737
[6]   安徽省主体功能区的评价指标设计 [J].
程克群 ;
方政 ;
丁爱武 .
统计与决策, 2010, (06) :78-81
[7]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基于承载力视角 [J].
石刚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3) :44-50+55
[8]   主体功能优化开发县域的功能区划探索——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 [J].
王传胜 ;
赵海英 ;
孙贵艳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81-490
[9]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英文) [J].
樊杰 ;
李平星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5) :515-531
[10]   福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 [J].
王强 ;
伍世代 ;
李永实 ;
汤晓华 ;
陈国子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2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