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

被引:74
作者
张倩 [1 ,2 ,3 ]
胡云锋 [1 ]
刘纪远 [1 ]
刘越 [1 ,2 ]
任旺兵 [4 ]
李军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与环境系
[4]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群; 地理信息技术(GIS); 计算机识别; 空间分布;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群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自然产物,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当前,研究人员对城市群的识别尚没有一个统一、快速的技术体系,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中国城市群的准确识别和区域界定也不统一。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首先厘清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继而提出了一套以地球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了交通、人口和经济属性判断的城市群快速识别和区划的技术流程,即以空间通达性的定量测算为基础,初步识别出空间上集结的城市集群;然后以城市集群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为判据开展进一步的遴选,得到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区划界线。作者使用基础地理数据、DEM数据、空间化的经济社会格网数据,应用ArcInfo Macro Language编程技术对中国的城市群进行了识别,研究明确了2000年中国9大城市群的空间位置及其覆盖区域。与国内外既有认识的对比表明,本研究技术路线简单、清晰,所得的中国城市群区划成果准确,具有可参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61 / 7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实证分析——以三大城市群为例 [J].
王中亚 ;
傅利平 ;
陈卫东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11) :95-99
[2]   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 [J].
姚士谋 ;
李青 ;
武清华 ;
陈振光 ;
张落成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345-1354
[3]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与工作框架 [J].
胡云锋 ;
曾澜 ;
李军 ;
刘纪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4) :6-9+60
[4]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J].
董青 ;
刘海珍 ;
刘加珍 ;
李玉江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26-932
[5]   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 [J].
邓丽君 ;
张平宇 ;
李平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27 (02) :154-162
[6]   城市群内城市分级方法比较研究——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例 [J].
施建刚 ;
裘丽岚 .
城市问题, 2009, (12) :19-22+32
[7]   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 [J].
陆大道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585-1587
[8]   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 [J].
史育龙 ;
周一星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S1) (S1) :160-166
[9]   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J].
国家发改委国地所课题组 ;
肖金成 .
改革, 2009, (09) :5-23
[10]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 [J].
方创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