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匹配、代际流动与家庭模式的个税改革

被引:31
作者
刘怡 [1 ]
李智慧 [1 ]
耿志祥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婚姻匹配; 代际流动; 个税改革; 家庭模式;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9.006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20203 ;
摘要
从微观机理上分析婚姻匹配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可以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立婚姻匹配模型,利用20102014年CFPS数据,研究了婚姻匹配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2014年我国的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42,儿子和女儿代际收入弹性分别约为0.45和0.40,代际流动性偏低;父代收入对子女配偶的收入影响十分显著,2014年父媳和父婿收入弹性分别约为0.25和0.36,且后者高于前者,表明婚姻匹配,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是形成代际传递的重要机制。研究还表明,父代收入对子代配偶的受教育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机制是形成代际传递的重要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表明,婚姻匹配使得家庭收入分配不平等,需要在个税改革中考虑家庭收入差异,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征收模式,缩小家庭收入差距,从而降低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另外,应采用居住地税收分享原则,有效匹配居民的纳税义务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公共教育支出,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受教育机会,缩小家庭收入能力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传递机制——基于2008年天津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杨新铭 ;
邓曲恒 .
南开经济研究, 2017, (01) :44-57
[2]   中国城镇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家庭照料提供与劳动供给 [J].
刘岚 ;
齐良书 ;
董晓媛 .
世界经济文汇, 2016, (01) :21-35
[4]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J].
王学龙 ;
袁易明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58-71
[5]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J].
李路路 ;
朱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40-58+204
[6]   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的选择与评析 [J].
俞杰 .
税务研究, 2015, (02) :95-99
[7]   代际间的职业流动与收入流动——来自中国城乡家庭的经验研究 [J].
周兴 ;
张鹏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1) :351-372
[8]   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J].
秦雪征 .
经济学动态, 2014, (09) :115-124
[9]   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计征方式下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J].
崔军 ;
朱晓璐 .
税务研究, 2014, (09) :24-30
[10]   中国城镇职工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 [J].
李实 ;
宋锦 ;
刘小川 .
管理世界, 2014, (03) :53-6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