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融资的立法规制梯度及刑事法边界——以类型化的融资风险等级划分为依托

被引:20
作者
张东平 [1 ]
赵宁 [2 ]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
[2]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融资; 公众; 风险; 用途;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4.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不特定融资主体难以实现信息对称,且公众投资利益易受损害,故公众性是界定非法集资性质的本体要件。以公众融资方式与用途的不同组合来分辨融资行为的类型化差异,是解析融资风险构成的切入点。目前,民间融资的刑事立法主要偏向对不特定融资行为的规制,但应区别对待:资本经营性融资实有刑法干预的必要,而生产经营性融资应交由刑法前置性规范调整。尽管融资风险可控性等级识别并非绝对,但仍可为风险本位下划清非法集资的入罪边界提供参照。控制融资风险的关键是实现资本风险经营结构与融资类型、方式、规模相适应,而立足于风险本位的非法集资刑事规制才具备正当性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行为的理论解说——以多学科为视角的概念创新研究 [J].
徐冬根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4 (05) :47-53
[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去罪论——兼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一条 [J].
刘新民 .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3) :130-135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疑难问题研究 [J].
谢望原 ;
张开骏 .
法学评论, 2011, 29 (06) :138-144
[5]   非法集资中的不特定对象标准探析——证券私募视角的全新解读 [J].
李有星 ;
范俊浩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 (05) :127-137
[6]   民间融资的刑法制裁体系及其完善 [J].
李怀胜 .
法学论坛, 2011, 26 (03) :112-117
[7]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刘为波 .
人民司法, 2011, (05) :24-31
[8]   非法集资特征的理解与认定 [J].
刘为波 .
中国审判, 2011, (02) :72-75
[9]   论对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 [J].
李赛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5) :95-110
[10]   非法集资活动规制研究 [J].
彭冰 .
中国法学, 2008, (04) :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