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基于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

被引:48
作者
董艳梅 [1 ,2 ]
朱英明 [1 ]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两阶段DEA; 动态网络DEA模型; 产业创新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构建了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知识创新阶段Pt采用投入导向BCC模型、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Pt+1采用产出导向BCC模型,借助DEAP2.1软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综合效率整体偏低,但Pt阶段效率高于Pt+1阶段效率;60%以上省份属于非DEA有效省份,存在改进空间,且Pt+1阶段改进空间更大;70%以上省份属于规模收益递增省份,且主要发生在Pt+1阶段,中西部地区规模收益递增省份数量均超过相应阶段东部地区;投影分析显示,非DEA有效省份创新投入产出改进幅度普遍较大,其中Pt+1阶段产出改进幅度远远大于Pt阶段投入改进幅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王伟光 ;
马胜利 ;
姜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3) :70-82
[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J].
张鹏 .
调研世界, 2015, (03) :19-21
[3]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 [J].
冯志军 ;
陈伟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05) :1202-1212
[4]   创新活动的动态绩效测度指数研究——基于高校科学创新活动的建模与应用 [J].
陈凯华 ;
官建成 .
科研管理, 2012, 33 (01) :103-111
[5]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 [J].
李向东 ;
李南 ;
白俊红 ;
谢忠秋 .
中国软科学, 2011, (02) :52-61
[6]   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汪克亮 ;
杨宝臣 ;
杨力 .
管理科学, 2010, 23 (06) :100-111
[7]   中国省际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 [J].
张海洋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029-1050
[8]   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J].
白俊红 ;
江可申 ;
李婧 .
管理世界, 2009, (10) :51-61
[9]   科学-技术-经济的联结与创新绩效的国际比较研究 [J].
官建成 ;
何颖 .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05) :61-77
[10]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 [J].
余泳泽 .
经济科学, 2009, (04) :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