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的动态绩效测度指数研究——基于高校科学创新活动的建模与应用

被引:18
作者
陈凯华 [1 ]
官建成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创新活动; 动态绩效; 理工科高校; 数据包络分析; 增强型罗素测量; 曼奎斯特指数;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2.01.014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本文借助"曼奎斯特指数"理论,在考虑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基于非定向且非径向的"增强型罗素测量"模型,从绩效的动态性角度构建了纯技术效率变化、生产技术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组织管理绩效变化以及综合效率变化等五个绩效指数,以从多角度来考查中国重点理工科高校科学创新的动态绩效水平,即绩效变动的程度与趋势。以12所具有代表性的"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它们在两个考查期(2002-2003年与2004-2005年)内的科学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比较前后两期的测度结果发现,各理工高校的五个绩效指数的变动趋势几乎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衰退(状态值<1)"变为"增长(状态值>1)";生产技术变化与综合效率变化之间存在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织管理绩效变化等软性动态绩效指数与综合绩效变化之间相关关系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 [J].
官建成 ;
陈凯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0) :19-33
[2]   重点学科建设效率的科学评估 [J].
陈凯华 ;
官建成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05) :59-64
[3]   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效率及发展趋势研究 [J].
陆根书 ;
刘蕾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01) :12-15+20
[4]   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 [J].
周静 ;
王立杰 ;
石晓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1) :109-117
[5]  
Measuring the innov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 cross-regio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high-tech innovations[J] . Jiancheng Guan,Kaihua Chen.Technovation . 2010 (5)
[6]  
Modeling macro-R&D production frontier performance: an application to Chinese province-level R&D[J] . Jiancheng Guan,Kaihua Chen.Scientometrics . 2010 (1)
[7]   The decomposition of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es [J].
Lovell, CAK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3, 20 (03) :437-458
[8]  
Slacks and congestion: response to a comment by R. F?re and S. Grosskopf[J] . W.W. Cooper,L.M. Seiford,J. Zhu.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 2001 (3)
[9]   An enhanced DEA Russell graph efficiency measure [J].
Pastor, JT ;
Ruiz, JL ;
Sirvent, I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115 (03) :596-607
[10]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Comment[J] . Subhash C. Ray,Evangelia Desli.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