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34
作者
王伟光
马胜利
姜博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产业间创新驱动指数; 高技术产业; 中低技术产业; 知识溢出;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3.00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高技术产业创新向中低技术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中低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角度,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模型,提出了产业间创新驱动指数。根据产业间创新驱动指数的变化,创新驱动发展可分为嵌入驱动、协同驱动、融合驱动和逆向驱动四个具有周期性特征的循环过程,不同阶段的高、中低技术产业发展表现为"收敛"、"融合"、"锁定"、"发散"或"挤出"等不同趋势。干中学、研发和知识溢出等内部因素,以及知识产权、FDI和企业规模等外部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中低技术产业增长向高技术产业收敛或发散的过程。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嵌入驱动阶段,驱动效果显著,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间呈现"收敛式"发展态势。其中,知识溢出、研发、干中学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FDI和企业规模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与发展,也需要在创新驱动和FDI、企业规模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双重效应——基于江苏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蒋伏心 ;
王竹君 ;
白俊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7) :44-55
[2]   论创新驱动发展 [J].
张来武 .
中国软科学, 2013, (01) :1-5
[3]   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 [J].
洪银兴 .
经济学家, 2013, (01) :5-11
[4]   技术势差、进口贸易溢出与生产率空间差异——基于双门槛效应的检验 [J].
沈能 ;
李富有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9) :108-117
[5]   干中学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内生性沉没成本的视角 [J].
陈艳莹 ;
鲍宗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8) :43-55
[6]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 [J].
贺贵才 ;
于永达 .
科研管理, 2011, 32 (11) :148-156+164
[7]   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J].
刘志彪 .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04) :1-7
[8]   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刘强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8-29
[9]   产业关联、技术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 [J].
孙江永 ;
冼国明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4) :55-61+88
[10]   FDI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J].
王然 ;
燕波 ;
邓伟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