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18
作者
朱恒峰
赵文武
康慕谊
郭雯雯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GIS; 驱动因子; 延河流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8.03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延河流域1985~200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1985年至2000年,耕地、草地仍占据明显的优势,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8%以上。中、低覆盖度草地之间转化比例较大,草场退化严重。2)延河流域15年间平均斑块面积在增加,斑块密度增大,景观趋于破碎化。景观多样性减小,优势度增加,景观异质性程度在降低。3)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毁林(草)开荒与退耕还林(草)并存,人为开荒活动仍在加剧;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于农村住宅和开发油田等工矿建设用地的扩张。4)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因素及人口压力、宏观政策等人文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近14年榆林北六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王晓峰 ;
任志远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6) :201-203+207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 [J].
张希彪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6) :37-41
[3]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J].
郭丽英 ;
刘彦随 ;
任志远 .
资源科学, 2005, (02) :128-133
[4]   延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时变过程分析 [J].
巴桑赤烈 ;
穆兴民 ;
王双银 ;
高鹏 ;
王炜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1) :11-14+36
[5]   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土地结构 [J].
焦峰 ;
温仲明 ;
石辉 ;
王飞 ;
张晓萍 ;
杨勤科 ;
李锐 .
山地学报, 2004, (04) :406-410
[6]   黄土丘陵沟壑区集水区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J].
赵文武 ;
傅伯杰 ;
陈利顶 ;
吕一河 ;
刘永琴 .
生态学报, 2004, (07) :1358-1364
[7]   河西走廊中西段肃州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J].
蒙吉军 ;
吴秀芹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179-185
[8]   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 [J].
李秀珍 ;
布仁仓 ;
常禹 ;
胡远满 ;
问青春 ;
王绪高 ;
徐崇刚 ;
李月辉 ;
贺红仕 .
生态学报, 2004, (01) :123-134
[9]   基于RS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覆盖动态研究 [J].
常庆瑞 ;
刘京 ;
杨勤科 ;
张晓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187-2190
[10]   黑河流域中游张掖绿洲景观格局研究 [J].
角媛梅 ;
马明国 ;
肖笃宁 .
冰川冻土, 2003, (01)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