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激励视角下的《环境保护法》修改

被引:53
作者
巩固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修改; 基本法; 政府激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当前主导《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基本法论"是法律体系化思维的产物,其首要目标是环境法体系的完整性而非解决问题的实效,相应的修改并不能带来环境法实质功能的提升。确立政府激励机制,使其主观有动力,客观有能力履行环保职责是现代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和成功经验。中国环境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实施不力,症结在于政府激励不足。在单行法体系基本齐备而法律实施效果不佳的现实面前,政府激励才是《环境保护法》的核心价值和独特功能之所在。《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有关政府责任的规定是一大亮点,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环境保护法》应定位为"政府环保激励法",以推动政府环保履职为目标,在体系和制度方面作出重大变革,并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 [J].
郁建兴 ;
高翔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95-112+206
[3]   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 [J].
陈金钊 .
中国法学, 2012, (01) :5-18
[5]   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J].
王灿发 ;
傅学良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29-35
[6]   公共性控制:政府环境责任的省察与实现路径 [J].
阳东辰 .
现代法学, 2011, 33 (02) :72-81
[7]   “环保事业基础法”:让特殊的《环保法》特殊起来! [J].
王曦 .
绿叶, 2011, (01) :9-19
[8]   环境执法需要“直接喊停权” [J].
韦业 ;
汪荣礼 ;
李世彬 .
环境保护, 2010, (10) :49-49
[9]   地方环境监管困境解释——政治激励与财政约束假说 [J].
张凌云 ;
齐晔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93-97
[10]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理性思考 [J].
冷罗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9)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