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演进脉络的哲学考察

被引:18
作者
吴飞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关键词
媒介技术; 群体极化; 传播; 共同体;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8.12.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技术既不是某个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也不是一个目的。技术是人类确认和强化自身的方式。媒介技术是延伸人体,又强化和提升人体。人类创造媒介技术的初衷是为"我"、为"我们"的自由与解放,所以媒介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要件。那么,寻找事实真相,化解极化分歧,谋求共识共存,就是未来媒介技术突破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2]   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J].
潘忠党 ;
陆晔 .
国际新闻界, 2017, 39 (10) :91-124
[3]   法国科学哲学中的进步性问题 [J].
刘鹏 ;
蔡仲 .
哲学研究, 2017, (07) :116-122
[5]   焦点技术观是本质主义技术观吗? [J].
董晓菊 ;
邱慧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 37 (06) :147-152
[6]   表象之思与切近之思——海德格尔物的分析思想 [J].
蒋红雨 .
哲学研究, 2015, (07) :93-99
[7]   互联网上的公共领域和群体极化——整合视野的思考 [J].
陈红梅 .
新闻记者, 2015, (05) :28-35
[8]   鲍尔格曼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分岔口 [J].
顾世春 ;
文成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29 (01) :40-43
[9]   物的沦丧与拯救——鲍尔格曼设备范式与焦点物思想探析 [J].
顾世春 ;
文成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5) :394-397
[10]   论“装置范式”研究纲领的核心——技术信息 [J].
傅畅梅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02) :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