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置范式”研究纲领的核心——技术信息

被引:2
作者
傅畅梅
机构
[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
关键词
装置范式; 技术信息; 现实; 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技术信息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技术哲学家伯格曼(Albert Borgmann)①从哲学视角对由技术信息所导致的超现实现象予以关注,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信息与现实的关系,提出要在"聚焦物"和"装置范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平衡,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必要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 [J].
周甄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2) :40-46
[2]   信息技术与意义的嬗变 [J].
倪钢 ;
陈凡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04) :41-44+108
[4]   “多维结构的意义理论”论纲(一) [J].
邓生庆 .
社会科学研究, 1995, (04) :68-74+86
[5]  
重新回到现象学的原点[M]. 人民出版社 , 洪汉鼎, 2008
[6]  
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陈凡, 2006
[7]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 商务印书馆 , 陈喜贵等译, 2003
[8]  
Information and ersatz reality:comments onalbert borgmann‘s holding on to reality .2 ELISEO FERNANDEZ. Techn啨:Journal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