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21
作者
吴文斌 [1 ,2 ,3 ]
杨鹏 [1 ,2 ]
唐华俊 [1 ,2 ]
周清波 [1 ,2 ]
陈仲新 [1 ,2 ]
柴崎亮介 [3 ]
机构
[1]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日本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GDP;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因子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了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来描述粮食安全状况。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可以表述粮食供给性和稳定性变化状况,人均GDP变化则可以反映粮食可获取性和购买能力的变化,两者综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这两个指标分别和3个空间模型(空间EPIC模型、作物选择模型和IFPSIM模型)关联。利用该方法,以网格大小为6分弧度的地理单元为评价对象,以2000年为初始年份,对未来2020年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粮食供给短缺与贫困是危及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到2020年,多数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由于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值都显著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一起将可能导致该区域存在粮食危机和饥饿风险。对于其它区域,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可以通过本区域的粮食生产自给予以满足,或通过外部购买或粮食进口得到满足,总体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J].
胡文海 .
地理研究, 2008, (04) :885-896
[2]  
An integrated model to simulate sown area changes for major crops at a global scale[J]. SHIBASAKI Ryosuke.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3)
[3]   济南市粮食安全与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姚慧敏 ;
张锡金 ;
朱振林 ;
隋学艳 .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1) :87-89
[4]   基于作物模型与叶面积指数遥感影像同化的区域单产估测研究 [J].
杨鹏 ;
吴文斌 ;
周清波 ;
陈仲新 ;
查燕 ;
唐华俊 ;
柴崎亮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130-136
[5]   基于Logit模型的世界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模拟 [J].
吴文斌 ;
杨鹏 ;
谈国新 ;
邹金秋 ;
柴崎亮介 ;
唐华俊 .
地理学报, 2007, (06) :589-598
[6]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J].
曾科军 ;
陈逸 ;
高中贵 ;
彭补拙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6) :58-61
[7]   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未来的粮食供给 [J].
熊伟 ;
居辉 ;
许吟隆 ;
林而达 .
气象, 2006, (11) :36-41
[8]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傅泽强 ;
蔡运龙 ;
杨友孝 ;
戴尔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13-319
[9]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唐国平 ;
李秀彬 ;
Guenther Fischer ;
Sylvia Prieler .
地理学报, 2000, (02) :129-138
[10]  
Food crop production in Nigeria. II. 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 . Climate Research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