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胡文海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生产; 粮食波动;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论如下:(1)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持续增长,年均增长2.12%;(2)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年均占到全国水平的30.01%,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波动会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客观的影响;(3)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幅度不大;(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应从我国粮食安全的高度去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885 / 8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 [J].
徐芳 ;
蒋少龙 .
农村经济, 2007, (11) :16-19
[2]   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J].
张剑雄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78-82
[3]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J].
龙方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7-14
[4]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实证分析 [J].
邓群钊 ;
贾仁安 ;
梁英培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1) :105-109
[5]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 [J].
刘耀彬 ;
陈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79-684
[6]   中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 [J].
周小萍 ;
陈百明 ;
汪鹏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34-140
[7]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地位及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分析 [J].
袁璋 ;
许越先 ;
吴凯 .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04) :63-67
[8]   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与粮食安全分析 [J].
王青华 ;
陈棣 .
统计与决策, 2006, (05) :92-94
[9]   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J].
邹凤羽 .
农村经济 , 2005, (09) :7-9
[10]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J].
邵立民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1)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