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21
作者
吴文斌 [1 ,2 ,3 ]
杨鹏 [1 ,2 ]
唐华俊 [1 ,2 ]
周清波 [1 ,2 ]
陈仲新 [1 ,2 ]
柴崎亮介 [3 ]
机构
[1]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日本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GDP;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因子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了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来描述粮食安全状况。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可以表述粮食供给性和稳定性变化状况,人均GDP变化则可以反映粮食可获取性和购买能力的变化,两者综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这两个指标分别和3个空间模型(空间EPIC模型、作物选择模型和IFPSIM模型)关联。利用该方法,以网格大小为6分弧度的地理单元为评价对象,以2000年为初始年份,对未来2020年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粮食供给短缺与贫困是危及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到2020年,多数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由于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值都显著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一起将可能导致该区域存在粮食危机和饥饿风险。对于其它区域,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可以通过本区域的粮食生产自给予以满足,或通过外部购买或粮食进口得到满足,总体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Climate change, global food supply and risk of hunger[J] . Parry Martin,Rosenzweig Cynthia,Livermore Matthew.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 2005 (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