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仕川 [1 ]
郭欢欢 [2 ,3 ]
侯鹰 [4 ]
张孝成 [2 ,3 ]
庞静 [2 ,3 ]
机构
[1]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3] 重庆市土地利用与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指标标准化; 土地集约评价; 空间分异; 地租理论;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通常采用极差标准化等方法,这类方法默认各区域集约临界值相同,从而使得评价中区位好的区域土地集约水平高于区位差的区域。基于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理论提出新的指标标准化方法,指出传统指标标准化方法的问题,并以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为例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因禀赋差异造成的单项指标理想值(临界值)的差异,弥补了传统指标标准化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的研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集约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参照物为区域土地集约临界点,理论基础是级差地租Ⅱ;区位不同导致区域间土地利用强度存在差异,它是级差地租Ⅰ的一类现象,这类差异可称为"禀赋差异";每个区位点适度指标标准化值Y与该区位指标现状值x11和集约临界点x1有关,与其他区位指标现状值无关;传统标准化方法将指标现状值或现状平均值设为集约临界值,没有考虑不同区位集约临界点差异,因而空间分异结果更符合土地收益空间分异规律;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度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空间分异、集约度绝对值和区县集约度比较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更符合不同区县耕地利用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1771 / 17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测定及其时空差异 [J].
于尚云 ;
郭建科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40-145
[2]   土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回顾与未来工作重点 [J].
朱会义 ;
孙明慧 .
地理学报, 2014, 69 (09) :1346-1357
[3]   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 [J].
王国刚 ;
刘彦随 ;
陈秧分 .
地理学报, 2014, 69 (07) :907-915
[4]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涵养发展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J].
王雪 ;
杨庆媛 ;
何春燕 ;
侯培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3) :169-175
[5]   山东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王成新 ;
刘洪颜 ;
史佳璐 ;
刘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128-133
[6]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及管控对策 [J].
张杨 ;
严金明 ;
石义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4) :33-36+44+97
[7]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分区的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研究 [J].
刘涓 ;
谢谦 ;
倪九派 ;
魏朝富 ;
吕家恪 .
生态学报, 2014, 34 (09) :2431-2441
[8]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梁流涛 ;
赵庆良 ;
陈聪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7) :48-54
[9]   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以武汉市为例 [J].
周克昊 ;
刘艳芳 ;
谭荣辉 ;
周鹏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 30 (01) :57-64
[10]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重庆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分析 [J].
罗洁琼 .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 (02) :29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