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正式、非正式结构对董事会会议频率的影响——非正式沟通对董事会行为强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38
作者
谢永珍 [1 ]
张雅萌 [2 ]
张慧 [1 ]
郑源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 Adam Smith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Glasgow
关键词
董事会会议; 非正式层级清晰度; 非正式沟通; 调节作用;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以及关系契约理论,以基尼系数作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采用2010-2012年面板数据,验证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对正式结构与会议频率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不考虑非正式沟通时,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程度越高、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设置程度越高,越需要召开更多的董事会会议以实现成员间的正式沟通;而当引入董事会非正式结构后,非正式层级清晰度负向调节两职设置和委员会设置对会议频率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的非正式沟通有助于缓解冲突、降低会议频率与治理成本。本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约束力较低并存在差序格局的条件下,培养董事会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关注成员间的非正式沟通,将有助于降低董事会的治理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股权结构与董事会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治理风险预警 [J].
谢永珍 ;
徐业坤 .
山东社会科学, 2013, (04) :132-137
[2]   公司治理内在逻辑关系冲突:董事会行为的视角 [J].
郝云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9) :96-108
[3]   董事会战略介入模式研究——基于董事会能力的分析 [J].
王鹏飞 ;
周建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12) :33-41
[4]   董事会战略参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国栋 ;
薛有志 .
管理评论, 2011, 23 (03) :98-106
[5]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 [J].
叶康涛 ;
祝继高 ;
陆正飞 ;
张然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126-139
[6]   董事会里的“战争”——序贯与惩罚机制下董事会决策行为的实验分析 [J].
李建标 ;
巨龙 ;
李政 ;
汪敏达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5) :70-76
[7]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J].
宁家耀 ;
王蕾 .
管理科学, 2008, (02) :9-17
[8]   独立董事对传统内部治理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Logistic模型的中国证据 [J].
吴晓晖 ;
娄景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142-152
[9]   控股股东两权偏离、董事会行为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 [J].
牛建波 ;
李胜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2) :31-37
[10]  
What do boards really do? Evidence from minutes of board meetings ☆ ☆ Miriam Schwartz-Ziv i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and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e-mail: miriam.schwartz@mail.huji.ac.il. Michael S. Weisbach is from Ohio State University, NBER, and SIFR, e-mail: weisbach@fisher.osu.edu. Miriam Schwartz-Ziv is very grateful to Eugene Kandel and Michael Weisbach, the co-advisors of her Hebrew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upon which this paper[J] . Miriam Schwartz-Ziv,Michael S. Weisbach.Jou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