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转移理论下我国区域创新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

被引:15
作者
黄蕊
张肃
机构
[1]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资源; 创新极化;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9.12.00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区域创新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即创新极化地区在吸纳创新资源形成极化影响的同时,其反哺作用却十分微弱,未能对创新资源输出地形成对称性的扩散影响,这也是引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我国需要切实打破地缘限制,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技术承接环境,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推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并对创新资源输出地的对称性补偿额度进行科学量化,从而实现我国区域间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矛盾的最终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 [J].
黄蕊 ;
金晓彤 .
经济问题, 2018, (10) :1-7+46
[2]   我国R&D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实证检验及空间解释 [J].
周迪 ;
李倩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19) :38-45
[3]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空间极化定量研究现状分析 [J].
王成城 ;
韦守明 ;
李红梅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5) :168-175
[4]   关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思考——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J].
华克思 .
宏观经济管理, 2016, (03) :72-74
[6]   浅析中国产业梯度转移路径依赖与产业转移粘性问题 [J].
胡玫 .
经济问题, 2013, (09) :83-86
[8]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比较 [J].
白嘉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2, (01) :15-18
[9]   科技资源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J].
王蓓 ;
陆大道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