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特大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73
作者
王振波 [1 ,2 ]
梁龙武 [1 ,2 ]
方创琳 [1 ,2 ]
庄汝龙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PSR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京津冀特大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地区生活水平,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以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城市群生态安全协同会诊指标体系,采用TOPSIS和灰色关联组合方法计量其生态安全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Index of Ecological Security,CIES),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关键因素,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上述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指数已经达到了预警状态,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亟需建立三地协同联防联控的生态安全防治机制;(2)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指数呈小幅波动状态,规划与政策对城市群生态安全指数具有显著影响效应;(3)13地市生态安全指数的演变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承德、廊坊仍呈下降趋势;(4)城镇化、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安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开发水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病理度则呈负相关性。由此,需要划定并严守城市群生态保护红线,控制空间开发强度与速度,以遏制生态恶化;完善并落实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与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以保障城市群生态安全稳定提升;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城市群一体化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生态技术研发水平,加大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以降低生态安全风险,保障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4132 / 41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研究 [J].
李刚 ;
李建平 ;
孙晓蕾 ;
赵萌 .
管理评论, 2017, 29 (12) :17-26+61
[2]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研究 [J].
朱玉林 ;
李明杰 ;
顾荣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12) :2057-2064
[3]   基于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的生态空间预测模拟——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陈永林 ;
谢炳庚 ;
钟典 ;
吴亮清 ;
张爱明 .
生态学报, 2018, 38 (01) :55-64
[4]   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空间效应 [J].
李细归 ;
吴清 ;
周勇 .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210-217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布局 [J].
杨天荣 ;
匡文慧 ;
刘卫东 ;
刘爱琳 ;
潘涛 .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441-452
[6]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 [J].
董晓峰 ;
杨春志 ;
刘星光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7, (01) :26-34
[7]   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尺度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 [J].
任宇飞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1) :87-98
[8]   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J].
王祥荣 ;
樊正球 ;
谢玉静 ;
李昆 ;
曾刚 ;
苏德 ;
关庆伟 ;
任引 ;
高峻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114-7118
[9]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保障对策 [J].
陈利顶 ;
周伟奇 ;
韩立建 ;
孙然好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125-7129
[1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J].
黄国和 ;
安春江 ;
范玉瑞 ;
徐琳瑜 ;
李永平 ;
蔡宴朋 ;
李延峰 ;
李锋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119-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