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的生态空间预测模拟——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23
作者
陈永林 [1 ,2 ]
谢炳庚 [1 ]
钟典 [1 ]
吴亮清 [2 ]
张爱明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生态空间; 预测; 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生态空间进行科学预测模拟可为保护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利用Arc GIS及MATLAB软件,在生态空间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2020年的生态空间进行了预测模拟,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空间重构的基本思路。结果表明:1)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PSO-Markov)构建的基本步骤为:第一步:粒子的选择与设计,以2000 m×2000 m的正方形单元作为基本粒子。第二步:粒子的初始化设定,根据生态空间风险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选择。第三步:适应度函数的建立,用生态空间的风险值来确定生态空间的空间格局。第四步:空间位置的更新,根据自身的历史最优值及粒子群的全局最优值进行速度和位置更新。2)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PSO-Markov)是一种土地利用格局预测的新途径,生态空间的数量规模可以通过改进后的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预测,生态空间的格局可以通过微粒群模型进行预测。3)微粒群-马尔科夫复合模型具有4个特点:第一、数量预测较为合理。第二、搜索范围大、较好地考虑到局部对全局的影响。第三、受问题维数变化影响小,在求解多目标问题时具有明显优势。第四、收敛时间短、运算速度快、易于实现。4)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空间总体数量减少,其中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最明显,空间变化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生态空间总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的扩张。因此,要控制城市群的人口密度,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的数量结构及空间布局,尤其要合理规划与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充分发挥水体与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重点保护好生态源地、廊道及关键结点,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网络系统,提高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功能,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合理调整城市群的城乡局部空间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境质量和景观多样性。这是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镇江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情景模拟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156-162
[2]   环鄱阳湖区分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模拟研究 [J].
刘耀彬 ;
戴璐 ;
董玥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762-1770
[3]   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模拟及预测 [J].
韩会然 ;
杨成凤 ;
宋金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976-986
[4]   中国核心生态空间的现状、变化及其保护研究 [J].
许尔琪 ;
张红旗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22-1331
[5]   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对策 [J].
欧阳志云 ;
李小马 ;
徐卫华 ;
李煜珊 ;
郑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15, 35 (11) :3778-3787
[6]   东北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模拟及其阈值的确定 [J].
宋戈 ;
王越 ;
赵可 ;
周春凤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555-566
[7]   北京市平原地区1992—2013年生态空间演变 [J].
姚娜 ;
马履一 ;
杨军 ;
贾黎明 ;
段劼 ;
黄从红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5) :1427-1434
[8]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J].
龙花楼 ;
刘永强 ;
李婷婷 ;
王静 ;
刘爱霞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1-7
[9]   基于CLUE-S模型的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布模拟 [J].
王鑫 ;
刘伟玲 ;
张丽 ;
张林波 ;
郑娇琦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16 (06) :925-932
[10]   基于邻域相关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变化 [J].
王祺 ;
蒙吉军 ;
毛熙彦 .
地理研究, 2014, 33 (06) :1073-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