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体系的再建构

被引:13
作者
杨嵘均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2]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食品安全治理; 农村发展; 均衡发展; 治理协调; 道德防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通过对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农村发展的考察以及对现有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省察,得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政策根源在于国家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以及农工商业发展失衡;道德文化根源在于人们的欲望在社会快速转型的特殊时空极力膨胀而导致的道德阙如、诚信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治理根源在于政府食品安全治理部门因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而导致的治理失败。针对这些根源,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再建构必须重视发展均衡、治理协调、道德防范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调整国家层面上发展不均衡的顶层政策设计,关注社会公平,实现均衡发展;建构合作协调的多属性与层级性治理体系;营造崇尚礼德、趋利守信、厚责忠义的社会道德氛围。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GDP增长与CPI:关系、均衡与“十二五”预期目标调控 [J].
周文 ;
赵果庆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4-17
[2]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J].
周雪光 ;
练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80-96+221
[3]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J].
贺东航 ;
孔繁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61-79+220
[4]   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学分析 [J].
李猛 .
政治学研究, 2011, (03) :111-126
[5]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对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问卷分析 [J].
蒲艳萍 ;
黄晓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3) :55-60
[7]   公共政策执行缘何失真 [J].
张爱阳 .
探索与争鸣, 2006, (02) :31-32
[8]   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制问题 [J].
卢维理 .
人大研究, 2005, (01) :38-40
[9]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2007
[10]  
经济转型与起飞时期的地区差距与区域政策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吴浙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