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和所有权视角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动态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

被引:43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刘玉海
机构
[1]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生产效率; 企业规模; 所有权形式; Malmquist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3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我国45家钢铁企业2001-2005年间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估算,并从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两个角度对钢铁企业的动态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钢企每年变化的效率却呈现不断改进的趋势,生产力逐渐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大型钢铁企业的效率变动并没有优于中小型企业;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动态效率下降,而民营企业的生产力稍有改进。其中,小型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效率水平成为制约钢铁企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J].
焦国华 ;
江飞涛 ;
陈舸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0) :37-44
[3]   基于DEA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 [J].
杨家兵 ;
吴利华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2) :90-93
[4]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分析 [J].
徐二明 ;
高怀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1) :40-46
[5]   中国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的数据包络分析 [J].
赵国杰 ;
郝清民 .
钢铁, 2003, (02) :72-74
[6]  
Ca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perform like market entities: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the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 K. P. Kalirajan,Cao Yong.Applied Economics . 1993 (8)
[7]  
Sources ofProductive Efficiency: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Iron and Steel Firms. Jung Woo Kim,Jung Woo Kima,Jeong Yeon Leeb,Jae Yong Kimc,Hoe Kyung Leed. Resources Policy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