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被引:57
作者
焦国华 [1 ]
江飞涛 [1 ]
陈舸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关键词
DEA; CCR模型; BCC模型; 相对效率; 规模效率;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7.10.005
中图分类号
F426.3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5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少企业效率低下,我国钢铁工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对缺乏;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中小型钢铁企业而言并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多数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效率并不高;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是规模有效或者接近于规模有效的,规模效率并不是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对效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并不存在显著规模经济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将政策重点从扩大企业规模转移到建立并维护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上来。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 [J].
江飞涛 ;
陈伟刚 ;
黄健柏 ;
焦国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6) :53-61
[2]   提高产业集中度是钢铁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J].
魏建新 .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6, (05) :14-16
[3]   基于DEA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 [J].
杨家兵 ;
吴利华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2) :90-93
[4]   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比较分析 [J].
张爱华 .
中国钢铁业, 2005, (03) :12-14
[5]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分析 [J].
徐二明 ;
高怀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1) :40-46
[6]   中国重点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分析 [J].
于淞楠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25-628
[7]   如何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 [J].
陈凌 .
冶金管理, 2003, (04) :8-12
[8]   中国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的数据包络分析 [J].
赵国杰 ;
郝清民 .
钢铁, 2003, (02) :72-74
[9]   我国钢铁企业规模效益比较分析 [J].
瞿国忠 ;
张研 .
冶金管理, 2000, (08) :20-23
[10]  
能力构筑竞争[M]. 中信出版社 , (日) 藤本隆宏,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