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基于大陆31个省(市、区)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42
作者
薛龙飞 [1 ,2 ]
罗小锋 [1 ,2 ]
李兆亮 [3 ]
吴贤荣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空间相关性; 空间溢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44 / 17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四大林区固碳效率:测算、驱动因素及收敛性 [J].
薛龙飞 ;
罗小锋 ;
吴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8) :1351-1363
[2]   1993-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水平及发展态势 [J].
张旭芳 ;
杨红强 ;
张小标 .
资源科学, 2016, 38 (02) :290-299
[3]   南方集体林区林农的风险态度与碳汇供给决策:一个来自浙江的风险偏好实验 [J].
朱臻 ;
沈月琴 ;
白江迪 .
中国软科学, 2015, (07) :148-157
[4]   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J].
吴贤荣 ;
张俊飚 ;
田云 ;
薛龙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7) :1172-1182
[5]   基于VAR模型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吴胜男 ;
李岩泉 ;
于大炮 ;
周莉 ;
周旺明 ;
郭焱 ;
王晓雨 ;
代力民 .
生态学报, 2015, 35 (01) :196-203
[6]   碳汇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J].
陈建成 ;
关海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1) (S1) :445-448
[7]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林产品的减排贡献:基于木质林产品固碳功能核算 [J].
杨红强 ;
季春艺 ;
杨惠 ;
聂影 ;
陈幸良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2) :2023-2033
[8]   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8—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 [J].
李鹏 ;
张俊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1) :1835-1845
[9]   基于HASM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模拟 [J].
赵明伟 ;
岳天祥 ;
赵娜 ;
孙晓芳 .
地理学报, 2013, 68 (09) :1212-1224
[10]   区域林地利用过程的碳汇效率测度与优化设计 [J].
龙飞 ;
沈月琴 ;
吴伟光 ;
祁慧博 ;
朱臻 ;
张哲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5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