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文牍主义与开庭日——关于刑事办案模式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孙皓
机构
[1] 天津大学法学院
[2] 天津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办案模式; 司法文牍主义; 起诉状一本主义; 案卷移送; 审判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刑事办案模式都集中于文牍审阅的传统模式,造成法庭功能趋向的虚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则从理论上夯实了"开庭日"的主导性地位。然而,作为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者,裁判主体似乎还是倾向于通过案卷的审慎分析得出结论。这究竟是一种亟待改造的失范对象,抑或本土法治资源的规律性投射,尚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厘清。针对此命题,不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论手段加以解构,以阐释"司法文牍主义"与"开庭日"之间貌似互不相容的二元关系,从而使之共同服务于程序有效性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4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论公诉权运行的机械性逻辑 [J].
孙皓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 23 (05) :87-103
[2]   论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化”误区 [J].
孙皓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99-109
[3]   证据链与结构主义 [J].
栗峥 .
中国法学, 2017, (02) :173-193
[4]   论司法责任制 [J].
张文显 .
中州学刊, 2017, (01) :39-49
[6]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持续发展因子探析 [J].
李奋飞 .
法商研究, 2016, 33 (05) :106-117
[7]   以审判为中心:解读、实现与展望 [J].
陈卫东 .
当代法学, 2016, 30 (04) :14-21
[8]   从“顺承模式”到“层控模式”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评析 [J].
李奋飞 .
中外法学, 2016, 28 (03) :744-765
[9]   韩国影子陪审团评议过程实证研究 [J].
李哉协 ;
禹志淑 ;
李准雄 ;
崔贞珉 ;
申铉基 ;
何挺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 24 (01) :155-171+176
[10]   论面向审判中心主义的侦查机制转变 [J].
王雅静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 28 (1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