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导力供给、国家赋权与制度重构——第一书记治村的制度逻辑

被引:25
作者
舒全峰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领导力; 制度; 治理; 第一书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为应对流出性衰败所导致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危机,中国采取了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制度举措。第一书记发挥其公共领导力优势,依托于国家赋权,对村庄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进行重构,将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转变为基层的政策产出,促进了农村公共治理绩效的提升。但是第一书记治村在有效整合治理资源、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的同时,又产生了基层社会对第一书记治村的路径依赖,反过来逐渐瓦解了村庄事务的公共性,消解了乡村政权原先的公共治理能力,导致第一书记治村的制度悖论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 [J].
王亚华 ;
舒全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82-87+128
[3]   中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危机与响应 [J].
王亚华 ;
高瑞 ;
孟庆国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1 (02) :23-29+195
[4]   中国城乡资本流动存在“卢卡斯之谜”吗 [J].
高帆 ;
李童 .
经济学家, 2016, (03) :75-86
[5]   公共领导力提升——中国MPA教育培养方向的新探索 [J].
彭宗超 ;
王亚林 ;
薛澜 ;
巫永平 .
公共管理评论, 2015, 20 (03) :135-148
[6]   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 [J].
徐勇 ;
沈乾飞 .
探索, 2015, (01) :40-44+2
[7]   扶贫场域内科层组织的制度弹性——基于广西L县扶贫实践的研究 [J].
林雪霏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1) :27-38+138
[8]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0]   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的构建 [J].
李少惠 ;
崔吉磊 .
经济体制改革, 2007, (05) :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