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场域内科层组织的制度弹性——基于广西L县扶贫实践的研究

被引:72
作者
林雪霏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扶贫场域; 制度弹性; 科层制; 动员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广西自治区L县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依托于政府庞大科层组织构建起来的扶贫场域中存在着各种"动员体制的再造形式",包括扶贫"领导小组"、扶贫管理的任务-目标取向、对口支援、定向扶贫和扶贫运动等制度安排以及社会多元参与机制等。这些动员形式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缓解科层组织包括政策部门化、制度僵化等"科层制反功能"。本文引入"制度弹性"这一分析性概念,从制度内涵和运作过程两个维度考察这些再造形式,其中定点帮扶的扶贫手段在实际运作中的制度弹性最高,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通过强激励将制度执行者与制度施与对象紧密联系,形成"共容利益"。依次递减的是领导小组的扶贫组织和任务-目标取向的管理方式,而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基本缺失。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文章主要是对这些制度安排在扶贫场域内的动员机制和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制度背后激励设置、委托代理关系等学理机制有待深入的挖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138 +138-1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与政策取向 [J].
汪三贵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4) :17-21+85
[2]   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 [J].
王朝明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 (06) :78-84
[3]   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111-133+207
[4]   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 [J].
韩博天 ;
石磊 .
开放时代, 2008, (05) :31-51
[5]   当代中国挂职现象解析 [J].
尹冬华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3) :16-24
[7]   进入贫困生涯的转折点与反贫困干预 [J].
朱晓阳 .
广东社会科学, 2005, (04) :178-184
[8]   反贫困的新战略: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到管理穷人 [J].
朱晓阳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98-102
[9]  
中国共产党[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沈大伟, 2011
[10]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奥斯特罗姆 (Ostrom,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