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主体分化:价值取向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陶自祥
机构
[1]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价值取向; 社会效益; 土地流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5 [农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体系冲击下,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分化,依据经营价值取向,可划分四类经济主体,即"留守农业"、"中农"、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体系。通过比较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益,发现占主要比例的"留守农业"和"中农"是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也为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双向流动秩序提供经济基础。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效益最佳的生产方式,也是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的途径之一,其经营者是新型农业价值观的承载者。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然地具有排挤小农的取向。出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地方政府应该认识到小农的农业经营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而予以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8+158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中坚农民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4) :1-6+131
[3]   我国应选择哪种农业经营主体? [J].
孙新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6) :18-21
[4]   资本主义式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再思考——以水稻生产为例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3, (04) :137-156
[5]   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 [J].
伍开群 .
经济纵横, 2013, (06) :65-69
[6]   土地流转与农户家计:两种流转模式的比较——基于江西省T村的实证调查 [J].
孙新华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4) :77-83
[7]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中农现象——基于赣北Z村实地调查 [J].
徐嘉鸿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4) :84-90
[9]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开放时代. 2012(03)
[10]   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 [J].
陈锡文 .
开放时代, 2012, (03)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