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

被引:106
作者
伍开群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交易成本; 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3.06.018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运用汉斯曼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对家庭农场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可以利用合作社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的交易成本,利用信用社降低资金借贷市场的交易成本,其所具有的劳动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完善落实有利于降低家庭农场面临的土地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相比其他形式的农场,家庭农场具有明显的比较制度优势,是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化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J].
丁关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3) :7-14+110
[3]   把地权还给农民——于建嵘对话陈志武 [J].
于建嵘 ;
陈志武 .
东南学术, 2008, (02) :12-18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1, (01) :1-13
[5]  
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M]. 格致出版社 , 黄祖辉, 2008
[6]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姚洋著, 2004
[7]  
家庭土地承包制研究[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雷原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