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

被引:149
作者
杨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村社会; 阶层分化; 中农阶层; 中间阶层; 中农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型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这是黄宗智先生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提出的农业经济学的命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规模家庭农场及其经营者的存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显示,根据农村土地耕种规模及收入状况,可将当前农民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等五大阶层。其中,作为经营小规模家庭农场、获取中等水平收入的中农阶层,因其独特的社会禀赋和在农村阶层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中间阶层、释放中农价值的角色,并造成乡村治理中特有的"中农现象"。新兴中农阶层的发现,将"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带进了社会学阶层研究的经典命题之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 [J].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1, (12) :113-128
[2]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
[3]   要素禀赋、技术差异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J].
梁莉 .
经济问题, 2010, (02) :39-42
[5]   中国特色的非农化与农村社会成员分化 [J].
卢福营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5) :56-61
[6]   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 [J].
孙笑侠 ;
郭春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47-58+206
[7]   中间阶层:具有缓冲与示范功能的社会力量 [J].
张宛丽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10) :38-40
[8]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J].
张宛丽 ;
李炜 ;
高鸽 .
江苏社会科学, 2004, (06) :100-107
[9]   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初步研究 [J].
张宛丽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4) :85-94
[10]   第三种力量 [J].
罗兴佐 .
浙江学刊, 2002, (01)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