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12
作者
李兴旺
高鸿雁
武斯琴
机构
[1] 内蒙古财经学院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研究范式; 操作化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动态能力理论这一前沿理论经过近15年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动态能力理论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理论,由于还存在着基本概念内涵方面的纷争,致使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能取得如期进展。通过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综述,旨在梳理研究成果,前瞻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动态能力理论的科学整合和深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兴旺著, 2006
[1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秦伟, 2000
[13]   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 [J].
魏江 ;
焦豪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02) :36-41
[14]   战略联盟管理与联盟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观点 [J].
黄俊 ;
李传昭 ;
张旭梅 ;
邱钊 .
科研管理, 2007, (06) :98-107
[15]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J].
孟晓斌 ;
王重鸣 ;
杨建锋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10) :9-16
[16]   技术能力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组织动态能力观点 [J].
刘帮成 ;
王重鸣 .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01) :20-24
[17]   动态能力是中小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J].
董秋云 .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1) :54-56
[18]   企业生态群落和“大”动态能力战略观 [J].
梁运文 .
经济管理, 2006, (20) :16-23
[19]   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分析视角 [J].
霍春辉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21-127
[20]   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 [J].
江积海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