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的解析与“衡量”的展开

被引:56
作者
蔡琳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利益; 衡量; 方法论; 限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之所以对于利益衡量依然存在"无法精确把握"的感觉和"恣意性"的批评,是由于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过于集中于"利益"而非"衡量",并且对于"利益"的解析层次也流于简单。"利益"的解析分为三个层次:横向的完整性考量、纵向的评价位序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理由层级。"衡量"并非比较,而是在个案中通过理性化的思考寻求衡平的方式。利益衡量的运用必须考虑不同法领域和不同情境而有所限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从法律原则到个案规范——阿列克西原则理论的民法应用 [J].
彭诚信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92-113
[2]   民法上的利益位阶及其考量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4, (01) :79-90+176
[3]   论利益衡量方法在我国刑事裁判中的运用 [J].
任彦君 .
法学评论, 2013, 31 (05) :40-47
[4]   罪刑法定主义的逻辑展开 [J].
陈兴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3) :50-60
[6]   制度利益衡量的逻辑 [J].
梁上上 .
中国法学, 2012, (04) :73-87
[7]   驱逐搅乱著作权法的概念:“剽窃” [J].
解亘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1) :20-28
[8]   民法冲突解决中的利益衡量——从民法方法论的进化到解释规则的形成 [J].
李国强 ;
孙伟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1) :58-66
[9]   走向能动:利益衡量在行政审判中的导入与展开 [J].
羊震 .
法律适用, 2012, (01) :42-46
[10]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