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被引:163
作者
蔡禾 [1 ,2 ]
李超海 [1 ]
冯建华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3] 广东省总工会研究室
关键词
利益受损农民工; 利益抗争; 投诉; 集体行动;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1.006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近年来,农民工为争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抗争行为不断增长,他们或者采取体制内投诉的方式,或者采取体制外集体行动的方式,但也有相当一些农民工保持沉默。本文试图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工在利益抗争方式上的选择。从整体上讲,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对劳动法的认知水平、社会网络规模和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其利益抗争行为有影响。但是在投诉和集体行动的方式选择上,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别,教育和网络对投诉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集体宿舍制度对集体行动有更显著影响,但企业所有制对减少农民工在企业外部展开利益抗争,或者在引导农民工用体制内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问题上没有显著性影响。加快劳工组织建设,降低利益诉求成本,推进劳资关系的制度化,是提高农民工利益博弈能力、增加利益抗争的理性化程度、将利益抗争行为纳入制度表达内的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61+245 +245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李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3) :1-17+242
[2]   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 [J].
任焰 ;
潘毅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1-33+242
[3]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4]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98-134+244
[5]  
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 任焰,潘毅.开放时代. 2006(03)
[6]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J].
于建嵘 .
学海, 2006, (02) :26-32
[8]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9]   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J].
肖唐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0-17
[10]   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 [J].
李怀 .
西北民族研究, 2005, (03) :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