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

被引:149
作者
任焰 [1 ]
潘毅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2]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宿舍劳动体制; 跨国劳动过程; 生产的空间政治;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4.002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将讨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特殊劳动体制——宿舍劳动体制,这种劳动体制为我们研究跨国劳动过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视野。随着资本积累以及劳动过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深入,对生产的空间政治进行理论化的重要性亦日益显著。本文旨在从跨国劳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宿舍劳动体制作为一种生产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我们将通过对工厂宿舍体制的历史性回顾及比较,梳理出这种宿舍劳动体制的一般性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新打工阶级的塑造,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跨国劳动过程中生产空间与日常再生产空间的重构和交织。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宿舍劳动体制是全球资本的经济逻辑与国家制度的政治逻辑共同作用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而具体的生产空间形态。这一生产体制在跨国劳动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意义亟待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3+242 +24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 [J].
王汉生 ;
刘世定 ;
孙立平 ;
项飚 .
社会学研究, 1997, (01) :58-69
[2]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3]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M].李培林;张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中国单位制度.[M].周翼虎;杨晓民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