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被引:260
作者
张磊
机构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关键词
业主维权运动; 房地产商利益集团; 资源动员理论; 正当权益合法化; 动员机制;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5.06.001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的资源动员、政治过程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研究中国城市的业主维权运动。笔者将宏观的利益集团社会政治视角与中、微观的维权运动动员机制结合起来,考察影响业主维权运动的主要因素。笔者在北京市小区维权案例中发现,在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领域,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为主体,包括房管局小区办、地方法院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在内的、一个具有分利性质的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已经形成。该集团的强势地位,使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敢于普遍而广泛地侵害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这正是业主维权运动兴起的深层原因。维权骨干和积极分子的领导、业委会的建立、业委会的有效动员、适当的策略、业主丰富的资源,是业主组织起来,击败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取得维权胜利的核心因素;这五个因素构成了业主成功维权的中、微观动员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9+243
页数:4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 国家权力过度化与社会权利不足之间的张力 [J].
张磊 ;
刘丽敏 .
社会, 2005, (01) :144-163
[2]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J].
赵鼎新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68-209+248
[4]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J].
夏建中 .
文史哲, 2003, (03) :115-121
[5]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 [J].
张静 .
战略与管理, 1996, (06) :94-98
[6]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7]   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 [J].
李汉林 .
社会学研究, 1993, (05) :23-32
[8]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J].
路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71-88
[9]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M].邱泽奇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0]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M].罗金生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