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堂的设计框架研究

被引:25
作者
许亚锋 [1 ,2 ]
叶新东 [2 ]
王麒 [3 ]
机构
[1]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3]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关键词
未来课堂; 设计框架; 要素; 流程;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3.04.011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针对当前对"未来课堂"这一概念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依照术语标准化的视角从单义性、简短性、理据性和系统性四个方面,阐明了未来课堂具有作为一个研究术语存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然后根据未来课堂的特点,在之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课堂设计框架(FCDF),并从基本理念、构成要素和迭代过程三个方面对框架进行了论述。最后以研究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将研究内容分为"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和"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评价"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参与人员、具体维度、详细过程与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未来课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 [J].
许亚锋 ;
张际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4) :13-19
[2]   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 [J].
陈卫东 ;
叶新东 ;
许亚锋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5) :42-49
[3]   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研究述评 [J].
许亚锋 ;
张际平 ;
高丹丹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4) :20-29
[4]   教与学新天地:未来课堂 [J].
张际平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06) :72-75
[5]   未来课堂研究的转变:社会性回归和人的回归 [J].
叶新东 ;
陈卫东 ;
许亚锋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3) :17-22
[6]   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远程教学生态重构研究 [J].
陈仕品 ;
张剑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4) :42-46
[7]   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 [J].
黄荣怀 ;
胡永斌 ;
杨俊锋 ;
肖广德 .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 (02) :22-27
[8]   现代教室结构的形成及其对未来课堂的启示 [J].
陈向东 ;
高山 ;
蒋中望 .
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 (02) :16-20
[9]   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 [J].
黄楠森 .
伦理学研究, 2011, (03) :11-14+141
[10]   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 [J].
张际平 ;
陈卫东 .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10)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