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事件中的情感动员策略及效果——基于2002-2015年191个网络事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24
作者
郭小安 [1 ]
王木君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2]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民粹事件; 网络民粹主义; 情感动员策略; 情感动员效果;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6.07.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研究通过2002-2015年间191个"网络民粹事件"的媒介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测量了不同的情感动员策略使用与效果,发现了情感动员策略与行为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悲伤情绪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中出现正面行为的趋势一致,愤怒情绪与出现负面行为结果的趋势一致。191个典型案例中,出现正面行为后果的次数多于负面的行为后果,这说明对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的研判,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差异化管理,从而避免转化为危害更大的冲突性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网络民粹主义三种叙事方式及其反思 [J].
郭小安 ;
雷闪闪 .
理论探索, 2015, (05) :65-69
[2]   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基于微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流视角分析 [J].
赵智敏 ;
马逸飞 .
新闻爱好者, 2015, (07) :50-54
[3]   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暴力”——中国民粹主义新动向 [J].
李良荣 .
人民论坛, 2015, (01) :35-37
[4]   论网络段子中的民粹主义倾向 [J].
王娟 .
学习月刊, 2014, (16) :15-16
[5]   “东莞扫黄风暴”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传播实践 [J].
夏忠敏 .
当代传播, 2014, (04) :51-52
[6]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认知机制分析 [J].
孙静 .
创新, 2013, 7 (02) :93-98
[7]   网络政治抗争类型学研究——以2008-2010年为例 [J].
谢金林 .
社会科学, 2012, (12) :25-34
[8]   浅析网络民粹的特点和影响 [J].
喻春花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4 (01) :101-104
[10]   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 [J].
王金红 ;
黄振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 (01) :1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