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

被引:84
作者
谢金林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情感; 网络; 抗争动员; 石首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本文打通个人层次与社会层次联系,从微观层面展现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一般图景,以克服资源动员理论对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机制解释的不适应问题。湖北"石首事件"个案分析表明,情感在网络政治抗争动员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个体层次看,事件对网民的情感刺激决定了网民对事件的解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公共话语建构和网民的社会认同。从社会层次看,网民情感反应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社会文化框架决定着政府与网民互动的模式,直接决定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框架的建构。打通个体分析层次与社会分析层次的联系是理解情感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是根本,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的根本。分析情感对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网络社会运动的内在机理,也有利于政府科学应对网络集体行动,促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3+126 +126-1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及其公共治理 [J].
谢金林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1) :35-43+124
[2]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J].
赵鼎新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68-209+248
[3]   The emotions of protest: Affective and reactive emotions in and around social movements [J].
Jasper, JM .
SOCIOLOGICAL FORUM, 1998, 13 (03) :397-424
[4]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M].谢岳;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网络星河.[M].(美) 卡斯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  
媒体与权力.[M].史安斌;董关鹏译;詹姆斯·卡伦(JamesCurra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  
斗争的动力.[M].(美) 麦克亚当 (Macadam;D.) ; (美) 塔罗 (Tarrow;S.) ; (美) 蒂利 (Tilly;C.) ; 著.译林出版社.2006,
[10]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