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持股与利益侵占行为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文婷 [1 ]
李善民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持股比例; 利益侵占;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5.03.022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在不同持股比例下如何调整利益侵占行为,是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课题。建立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利益函数进行理论推导,选取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并根据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化区分为劣质收购和优质收购两组样本,得出结论:(1)对于劣质收购样本,新的大股东未能改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绩效,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利益侵占表现为"N"型关系;(2)对于优质收购样本,新的大股东的经营改善了公司的业绩,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利益侵占呈倒"N"型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并购能降低目标公司的掏空行为吗? [J].
陈玉罡 ;
陈文婷 ;
李善民 .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 (12) :57-67
[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金字塔式结构和侵占行为——来自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 [J].
渡边真理子 .
金融研究, 2011, (06) :150-167
[3]   最终控制人利益侵占的条件分析——对LLSV模型的扩展 [J].
吕长江 ;
肖成民 .
会计研究, 2007, (10) :82-86+96
[4]   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刘少波 .
经济研究, 2007, (02) :85-96
[5]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6]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1997–2007[J] . Harjeet S. Bhabra,Jiayin Huang.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13 (3)
[7]  
Tunneling or propping: Evidence from connected transactions in China[J] . Winnie Qian Peng,K.C. John Wei,Zhishu Yang.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10 (2)
[8]  
Tunneling through intercorporate loans: The China experience[J] . Guohua Jiang,Charles M.C. Lee,Heng Yu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0 (1)
[9]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 tunneling perspective[J] . Qiao Liu,Zhou (Joe) Lu.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07 (5)
[10]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J].
Claessens, S ;
Djankov, S ;
Fan, JPH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 (06) :2741-2771